原标题:北京市发布两项重磅政策 推动人工智能引领发展
(资料图片)
原标题:本市发布两项重磅政策 推动人工智能引领发展
2025年建成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昨天(30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闭幕式重大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重磅发布。本市将通过这两项政策,从鼓励与引导行业发展角度,围绕创新发展共性需求,进一步统筹资源,全面推动人工智能自主技术体系建设及产业生态发展,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核心产业规模将达3000亿元
到2025年,本市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为此,本市提出了“五新”发展思路:布局一批前沿方向,技术创新实现新引领;推动一批国产替代,技术攻坚取得新突破;构建一批产业方阵,产业能级完成新跃升;塑造一批示范标杆,场景赋能驱动新应用;营造一流创新环境,生态构建形成新成效。
围绕这一蓝图,一个个细化的目标也在《实施方案》中明确。本市将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方面取得突破,人工智能理论框架体系基本形成,通用人工智能雏形显现;自然语言、通用视觉、多模态交互大模型等形成完整技术栈,关键算法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人工智能算力布局初步形成,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和深度学习框架等基础软硬件产品市场占比显著提升,算力芯片等基本实现自主可控;国产硬件比例显著提高。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并持续保持10%以上增长,辐射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科研投入持续增加,初创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企业总数保持国内领先,新培育独角兽企业5至10家。本市还将发挥各区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特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研究发现、重大民生需求等,形成一批示范性强、影响力大、带动性广的重大应用场景。
根据《实施方案》,本市还将建设一批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科研机构,引进培育国际一流创新人才团队;力争高水平学者数量超万人,国内占比保持领先。在人工智能相关政策措施、伦理安全、技术标准等方面,也将努力取得重要进展。
建设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
为实现上述目标,《实施方案》从突破关键技术、夯实底层基础、构建产业方阵、推动场景建设、构建创新生态五大方向,提出了16项重点任务。
本市将发展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框架体系,着力推动大模型相关技术创新,重点对人工智能系统稳定性技术、人工智能可解释性增强技术、人工智能公平性技术、人工智能安全性技术开展研究。在夯实底层基础方面,推动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实现突破,积极引导大模型研发企业应用国产人工智能芯片,加快提升人工智能算力供给的国产化率;加强自主开源深度学习框架研发攻关;提升算力资源统筹供给能力,分别在海淀区、朝阳区建设北京人工智能公共算力中心、北京数字经济算力中心。同时将加强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
为加快构建人工智能产业方阵,本市将构建高效协同的大模型技术产业生态;加强人工智能企业梯度培育,比如,支持领军企业围绕提升供应链自主创新水平,面向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中小企业开展“揭榜挂帅”,遴选创新解决方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独角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不断拓展应用市场等。
本市还将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建设,打造一批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促进新技术迭代和新应用增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支持海淀区建设城市大脑2.0,推动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等项目实施。持续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营造国际一流发展环境,加强伦理安全规范及社会治理实践研究,开展科技伦理审查及相关业务培训,建立高风险科技活动伦理审查结果专家复核机制等。
环京地区算力一体化调度
为更好落实《实施方案》,市政府办公厅同步印发的《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算力、数据、模型、场景和监管五方面,直面热点关切、直击发展裉节,提出了21条具体措施,为通用人工智能理性健康发展营造更加完善的创新生态——
进一步提升算力资源统筹供给能力,组织商业算力满足本市紧迫需求,高效推动新增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统一的多云算力调度平台,提高环京地区算力一体化调度能力;
归集高质量基础训练数据集,提升高质量数据要素供给能力。加快建设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先试示范区,探索打造数据训练基地。以众包服务方式,建设数据集精细化标注平台,开发智能云服务系统,集成相关工具应用;
系统构建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开展大模型创新算法及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大模型训练数据采集及治理工具研发,建设大模型评测开放服务平台等;
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在政务服务、医疗、科学研究、金融等领域的示范应用。比如,在医疗领域,支持有条件的研究型医疗机构提炼智能导诊、辅助诊断、智能治疗等场景需求,充分挖掘医学文献、医学知识图谱、医学影像、生物学指标等多模态医疗数据,会同人工智能创新主体开发智能应用,实现对症状、体征和专病的精准识别与预测,提升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全病程管理的智能水平;
探索营造包容审慎的监管环境,加强网络服务安全防护和个人数据保护并持续加强科技伦理治理。
专家点评
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认为,两项政策对于推动北京继续引领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方案》从技术研发、夯实基础、产业发展、场景建设、营造环境等方面,系统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建设,为本市新型研发机构的前沿技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行业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生态,将助推北京加快建设成为人工智能国际创新高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中心主任曾毅认为,新政策为人工智能近期和长远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机遇,并提出了方向。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政策的发布将为广大创新主体营造更优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对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取得变革性、颠覆性突破具有重大意义。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天石也认为,这些政策将促进大语言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商用落地,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满足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智能化需求,服务于智能客服、智慧营销、智慧教育等各类商用场景。(牛伟坤)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南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