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是人才浪费 也不是大材小用
博士当中小学教师越来越多
最近,博士进入中小学当老师的新闻冲上“热搜”。有人觉得博士到中小学任教是一种人才浪费,有人觉得中小学也需要高学历人才。对此,专家表示,教育的复杂性远远高于其他很多行业,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参与;高学历人才进入基础教育行列能促进教育发展提质。但是,学校在招聘时不能“唯学历论”,而是应该综合考虑应聘者的能力、品德等各方面因素。
■现象
中小学教师都得硕士及以上学历
进入招聘旺季,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出现在中小学校园应聘者行列中,其中不乏清华、北大等名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
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大多数中小学,“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几乎是教师入职的基本“门槛”。比如:北京八中10月底刚刚发布的招聘公告中,在“学历条件”一栏,对应届毕业生和在职教师及社会人员的要求均为“硕士及以上”;北大附小招聘语文、数学、体育教师各1名,任职条件明确“2022年应届硕士毕业生及以上学历”;海淀外国语教育集团对学科教师要求“具备全日制院校(师范类)本科及以上学历,有普通话等级证和相应教师资格证”,明确“研究生、博士生优先”。
各中小学公开的教师信息中,博士学历的教师也不在少数。比如:北京市一零一中学具有博士、硕士学历教职工100余人,其中不少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
“博士老师”的工作有什么不一样吗?记者采访了两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中小学老师。
李毅:“当老师最重要的是责任心”
职务:北京二中经开区学校一年级教师
学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博士
一个纸杯,一点泡泡水,一起吹出“泡泡龙”认识无处不在的空气;几块彩色黏土,捏成小球,将“原子”组合成“分子”;通过蜡烛的燃烧,观察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在李毅的课堂上,孩子们的惊叹声、欢笑声溢出课堂,孩子们在玩乐中把对科学的好奇心装进了心里。
今年9月,北京二中经开区学校开学,迎来首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李毅加入这所新学校主要承担行政管理工作,但她又不舍得课堂,便在一年级的课后服务时间里开设了《科学小实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后服务选择。
2010年,李毅博士毕业成为教师,教过高中数学、高中化学,教小学一年级还是头一回。在她看来,与高中比起来,小学的教学难度一点儿也不低。“教高中生,难的是讲清楚知识的生成过程,分析清知识点的逻辑;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你得让课堂足够有意思,让孩子们能够坐得住。”
几个月过去,李毅开始慢慢摸出了一些小门道,课堂要多提供互动体验;使用小红花、小贴纸作为奖励,引导孩子们自觉维护好课堂秩序;在语言上,也要与低龄段的孩子实现同频。
简单的玩乐背后有巧思。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李毅在玩乐中注入了很多知识点。比如,她将高中阶段的原子、分子知识提前介绍给一年级的孩子。“不能小瞧孩子的理解力。”李毅说,很多面向低幼儿童的绘本中,已经有相关知识的渗透,只要方法得当,小孩子也能听得懂。当然,这些知识都经过了她的“降难度”处理:用黏土搓一个小球是氧原子,两个球粘到一起组成一个氧气分子;通过氧气再拓展到氮气,带领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迁移。
一节实验课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学科的知识,李毅还努力将其他学科的知识纳入其中。比如,观察蜡烛在密闭空间的燃烧,在引导学生认识氧气在空气中含量时,她也会引入分数的概念。
感受:博士经历成为教学资源
在李毅看来,博士得到的系统学术训练、培养的学术研究态度,都成为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孩子们想要做科学家,我会告诉孩子们做科学家需要一份执着的心、坚忍的意志和品质,在研究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孩子们也更有共鸣。”
从教这么多年,李毅越来越觉得,作为教师,学历不是最重要的,责任心才是。秉承着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品格,她一直在路上。
孙鑫博:“老师要有持续学习的开放心态”
职务:广渠门中学高一年级教师
学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当老师是孙鑫博的一个梦想。
“小学时候写作文,我就写想要当老师。”孙鑫博笑着说,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在求学的每个阶段都能遇到好老师,给自己的人生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在此期间,给她影响最大的是高中语文老师。这位老师敏锐地发现了孙鑫博身上的文学造诣,引导走上了古代文学研究的道路。“在我还没有发现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时候,我的老师发现了。我也想成为这样的人,不一定有我的老师那么优秀,但是如果能给几个、哪怕一个孩子带来一些影响,我都觉得很好了。”她说。
当了老师之后,孙鑫博慢慢领悟到,对学生发展方向的精准指导来自于对学生的细致了解,背后是耐心和爱心。
毕业第二年,孙鑫博就被委以重任带高三毕业班。高三学生,学业压力大,心理负担也大。孙鑫博既是学生们的老师,又是学生们的朋友。空暇时间里,除了帮助学生们进行学情分析,她还是学生们最好的倾听者。面对那些在卸下防备、坦露心迹的孩子们,她总是给予温柔的劝解和耐心的陪伴。
孙鑫博博士研究方向是明清小说,对《红楼梦》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这本被纳入必考范围的大部头是个难啃的“硬骨头”。为此,孙鑫博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围绕书中的人物形象和文化元素为学生开设讲座,帮助学生深化对作品的理解。慢慢地,学生对《红楼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越来越多的学生拿着笔记来找孙鑫博讨论、分享,阅读不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是源自内心对文学探究的兴趣。
感受:博士学历并非加分项
在孙鑫博看来,博士毕业来当高中老师,一点儿都不浪费,特别是在博士阶段的学术训练为耕耘一线教学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当然,博士学历也并不是百分百的加分项。孙鑫博说,自己属于非师范专业出身,没有接受过教学理论、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专业训练,如何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转化成学生需要的东西,经历了难熬的磨合期。“这需要不断地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学生学习,保持终身学习的开放的心态,不断完善自己。这大概既是当老师的挑战,也是当老师的乐趣。”
■专家观点
中小学教育需要高层次人才
博士进中小学当老师是否属于“大材小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博士进中小学当老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这种现象是高等教育普及化后的正常社会现象,与当下大学生就业的状况有直接关联。近年来,我国博士教育稳步扩招,尤其是2017年之后,每年扩招近万人,博士毕业生的人数也大致呈稳步上涨的趋势。如此一来,不仅是中小学,大多数行业的从业人员总体学历都是有所提升的,这是一种渐趋普遍的现象。
“从古至今,都是当地或一个年龄组中相对优秀的人才能够担任。现在,这些优秀的人拿到更高层次的学位,去中小学当教师,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教育的复杂性远远高于其他很多行业,需要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参与。”储朝晖说,过去几十年的教育发展显示,在同一个时段中,越多优秀人才进入教育行列,教育发展得越好,高学历人才进入基础教育行列能促进教育发展提质。
储朝晖也表示,学校在招聘时不能仅“唯学历论”。“学校在选择教师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教师的能力、品德等各方面因素。”他说,从教师自身来讲,博士进入中小学,也并不能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而是要尽可能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用自己学科知识功底和研究能力,引导学生走进更广阔的世界,进而促使自己终身不断成长。
博士能长期扎根基础教育吗?引才之后如何留才?对此,储朝晖表示,中小学在引入更多高学历教师后,要在管理和评价体系和机制上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尽可能发挥这些教师的作用,挖掘教师身上的潜能,并为他们搭建更好的发展平台,让教师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中小学教学相结合,开设高层次选修课,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等,让教师在不断发展中收获成就感。本报记者 牛伟坤 李祺瑶 【编辑:陈文韬】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华南造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